让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2017中国新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2017-06-27 15:51 凤凰网 天 天
记者/王宇菁
2017年6月23日,以“新金融 新需求 新定位 新管控”为主题的2017中国新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北京参考主办。星融财富作为新金融企业品牌,参与了本次“金融供给侧改革”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之路的探讨,并荣膺201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沈建国、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马德伦、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科技部主任许其捷、新华社中广联总裁肖伟俐等相关行业及本次论坛主办方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中国社科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董裕平、中国政法大学金融不良资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沙涛等金融机构领导及专家出席并就相关议题做主题演讲。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对处于深刻变革中的金融业而言,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方式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从而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是金融改革的题中之义。
本次论坛就“新金融如何更好助力实体经济”“金融科技如何与传统金融结合发展”“新金融背景下的监管创新”等金融创新前沿话题进行讨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中国社科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董裕平分别阐述了金融业未来发展与监管趋势的观点。
“虽然技术在变化,但金融行业的内核不变。”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指出,“金融的奥妙在于,它可以促成跨时空的交易,实现资源配置跨时空地的优化和发展;但同时也由于跨时空带来不确定的风险,需要相关人员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未来,懂金融科技的技术人员要尊重金融规律,而传统金融也不能拒绝现在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因为这些科技必将改变金融业态。”
截止2017年3月底,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产品规模超过100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余额29万亿元,信托产品22万亿元。中国社科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董裕平称,上述资产管理业务产品较好地契合了居民理财需求,但由于规则制度不完善,监管标准不一致,为规避监管,产品相互嵌套,通道业务盛行,杠杆叠加,加大了金融风险传染性。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表示,主管部门将进一步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确保金融系统良性运转,确保管理部门把住重点环节,确保风险防控耳聪目明,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
“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总体进入发展快车道,金融业也在科技创新推动下不断变革,正逐步摆脱金融空转、脱实向虚的问题,为实体经济服务、向实体经济回归。”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强调,“金融行业尤其要避免挣快钱、片面追求高回报率的套利行为。可以说,金融保险公司有望通过长期负债产品,一方面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积累长期资金,另一方面解决长期资金形成机制不足,难以有效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问题。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内的科技创新将在保险场景中得到推广应用,从而进一步变革金融保险业的服务方式、经营模式、产品创新方式。”
由于信托具备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业市场领域的制度优势,拥有股权、债权以及多种形式灵活的运用方式,使其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更多体现整合优势,能够为实体经济的提升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中粮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伟表示:“信托公司收取‘手续费’或‘利率差价’的商业逻辑将面临奔溃或清算,而在商业模式中融入更多实质内容将成为一种趋势。比如,基于产业链建立的客户具有聚合效应,能降低信托公司的投融资风险,提升收益;基于产业协调的投融资模式改变了以往信托公司短期功利的业务拓展方式,更利于形成具备梯次和相互补益的产业线。”
本次高峰论坛上,还对行业优秀单位进行了颁奖表彰,其中星融财富获得了“201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荣誉称号。星融财富代表发言道,品牌历经7年沉淀,已拥有一批忠实的客户群体和稳定的团队伙伴。目前产品结构在现阶段的宏观背景下,已基本趋于完善。并获得了除现有客群之外的许多监管机构和合作伙伴认可。作为一家资管企业要倡导绿色金融、共享经济,不断规范和完善机构自身,努力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转中心的力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记者/王宇菁